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海洋学家焦念志教授在学校宜宾校区敏思报告厅做了以“应对全球危机,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报告会,这是宜宾校区首次院士专场报告会,校区近200名师生参加。
焦念志院士以广博的阅历、敏锐的视角、丰厚的科学底蕴,从新冠肺炎疫情知识切入,诠释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从中分析了全球目前面临严峻环境污染和气候问题,强调要用微生物驱动的碳循环来增加碳汇达到碳中和的科学理念。焦念志院士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次呼吁减排增汇需要依靠科技、依靠政策、依靠人才。一要注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竞争是人才竞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渴求高素质人才;二要落实人才政策,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作为科技人才,不仅需要有行业领先的知识,更要有科学家精神”,焦念志院士用“两弹一星”和“金银滩”精神,勉励成都工业学院学子要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四海为家,树立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市政协副主席何山参加了报告会活动。
本场报告会,是宜宾市大学城同步举行的三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题报告会系列之一,其他两场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在宜宾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的“把“冷门”焐热,让“热门”升华——我平凡科研案例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思考”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包为民院士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科学会堂举办的“拥抱星辰大海建设航天强国”专题报告会,我校分派师生参加,此次中国科学院院士行是宜宾市政府科教强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焦念志,1962年12月出生于山东潍坊,生物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盟中央常委、民盟福建省委副主委。
1983年从山东海洋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85年考取青岛海洋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前往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200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进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工作,担任教授;2005年担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副主任;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民盟福建省副主任委员;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7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从事微型生物海洋学研究,在碳循环与海洋微型生物过程与机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系统成果。
包为民,1960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共产党党员,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某型号总设计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
包为民于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历任航天部一院十二所副主任、副所长、控制系统主任副总设计师,一院十所第一任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作为中国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殊荣,是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包为民主持了中国新型远程战略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工作,使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子新,男,1957年出生于湖北省房县,微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国际委员会主席。
邓子新在链霉菌质粒和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生物农(医)药的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在众多细菌的DNA上发现了硫修饰,这是在DNA骨架上发现的第一种生理性修饰,打开了DNA硫修饰这个全新的科学领域。
(撰稿:江兰;审稿: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