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谋发展,厅委共建求共荣
——在学校产教融合厅委共建研讨会上的讲话
成都工业学院严余松
同志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召开产教融合厅委共建研讨会,其目的就是要将产教融合、厅委共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学校内涵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将产教融合、厅委共建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产教融合、厅委共建支撑学校应用型本科特色形成的新机制、新格局。刚才大家的交流发言都很好,思想认识有深度,措施办法有力度,实践经验有温度、工作成效有感染度,让我们很受启发、倍感鼓舞。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意见,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学校近年来发展的重要经验和体会
学校近五年的快速发展,从一个新建本科高校跻身于应用型特色优势学校,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继承学校传统优势、牢固树立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理念,以产教融合为、协同育人、校企校地合作为手段,以产业发展为牵引,深度融入地方、强化应用导向、主动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形成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形成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国家产教融合项目100所高校获得、四川电子信息产教联盟的组建、成工富创的创立、宜宾园区的落地、合格评估的顺利通过、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申报、成工新邨影响力的扩大、厅委共建模式的顺利实施无一不是产教融合、开放合作的结果,无一不是地方政府支持、相关企业帮助的结果。类似成都工业学院这样的名气不大、目标高远、期望快速的新建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是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特征
应用型大学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在一个区域或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是否有学校应有的位置,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是否离得开。这个是否离得开、是否需要的具体表征就是地方政府是否需要,地方产业发展是否依靠,当地社会发展是否依赖,就是要看一个学校与地方经济、相关企业的联系及其紧密程度。因此,产教融合的深度、产教融合企业的广度、产教融合地方政府的依存度就是一所高校是否真正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我们一定要将这个本质特征认识清楚、融入具体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深化强化产教融合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本质特征。
三、深化产教融合、厅委共建的认识,增强探索实践的主动性
产教融合不仅仅是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是高校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对我们学校来说更重要的是围绕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成都市重点发展产业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与相关产业实现共生共荣,实现对相关产业的链式服务及持续支撑,用我们的服务与力量融入地方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产教融合不仅仅是项目的合作,而是达成与产业、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机制、平台或者渠道。
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与企业、政府签个协议,也不是签订的数量越多越好,要坚决克服重协议签订、轻机制形成作用发挥的现象。校企业合作的重点是培养应用性人才、提升教师的教学及产业服务能力、支持相关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校地合作是要通过协议的签定建立起学校与地方产业服务的政府协作渠道和平台,是要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构建起学校深度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圈发挥作用,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重要组织形式,搞产业学院不是弄几个企业、签定个协议,戴个产业学院的帽子,或者是搞点合作、有些小案例,产业学院必须是整体的、系统的,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质量这个根本的目标来进行,必须具有工业学院特色、能够推动工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必须加强建设、取得突破。产教五融合不能仅停留在学校自身的理解和形式的达成,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思想、课程内容构建思维方面的重大变化,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能力体系、职业素养体系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产教融合要在学校管理全方位、人才培养全过程得到体现。
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产教融合办、校地合作处的事情,更是教务、科技、综改等职能处的重要事情,要形成合力、加强统筹,形成联动。产教融合、厅委共建、校企校地合作更需要的是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探索与实践,是深度融合、深度与产业结合的模式创新,是通过产教融合、厅委共建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得到提升,在应用型大学的特征塑造方面形成优势。
因此,今后的产教融合、厅委共建、校企校地合作项目一定要做实落地,不仅要重视点上的推进,更要将零碎的、碎片的产教融合工作凝聚、包装、打造成整体性链式产教融合服务生态。今后,学校层面的重大合作项目除了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处的牵头协调外,必须要有项目落地执行单位、一定要有比较好的落地方案和效果预期,一定要有能够持续推进的机制或模式,一定要有落地可操作的支持人才培养、服务产业的可行方案,如果没有就宁可不搞合作、不上该项目,在产教融合、厅委共建方面不要再贪多求全,不能仅仅追求数量,而是要注重质量、效果和特色,注重与相关院系结合的紧密度,注重对学校应用型特色形成的支撑度。
四、产教融合、厅委共建是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1、提高政治站位,提升重要性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厅委共建是成都工业学院应用型大学发展在机制体制方面的一个创新,是要将产教融合这个职能在省级政府层面有相应的职能部门来担当和协调,是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建立起高校与产业互动、联动的体制机制,让高校的人才培养围绕产业需求来进行,要让高校围绕产业需要来提前谋划和超前培养,是想实现产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培养就保障到哪里,产业规划布局到哪里、人才培养就提前培养到哪里的具体举措,因此构建起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厅委共建的关键,是通过厅委共建实现深度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和探索创新。
2、融入人才培养、体现学校特色。产教融合、厅委共建必须成为全校各单位、各二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略,切实在融入、融通、融合上下真功夫、出真效果、出支撑产业发展的链式成效。必须将产教融合作为我校应用型本科建设发展的基本途径,“产教五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成为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遵循,切实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深度体现、彰显特色,必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体现产教融合、体现厅委共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企业、产业、政府必须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必须用产业人才的需求标准来衡量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3、坚持产教融合、坚持服务地方。成都工业学院服务地方培养人才的根本特色是产教“五融合”、五“真实”,而这五“真实”的根本是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是真实地随着产业发展而变化,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构建起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质量和招生就业效果为导向的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和制度,必须在地方人才需求的满意度、适用度上取得突破。现有新专业、新学院面临的困难,老专业、老学院存在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办学理念的转变,还是在是围绕学校的学科传统优势办专业还是围绕产业社会的需求发展办专业。要坚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鼓励、支持校内各单位在合法规范的基础上构建起多种形式的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的机制、平台和渠道,切实扩大服务影响力、服务竞争力。
4、产教融合全程体现,厅委共建全面融入。要将产教融合、厅委共建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解决学校发展中突出问题、增强办学实力、体现应用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和解决办法,要成为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各基层学院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检验标准。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全部环节。不能将产教融合仅停留在请几个人来征求下意见、提出点建议,请人来上点课,去企业进行点实习或实训等碎片化的环节,这是产教融合的初级形态。我们必须将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的整体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得到贯彻,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三大服务领域相关产业服务的整体性、持续性、有效性上取得成效。厅委共建是有目标、有任务的,今年应该是必须达到和完成的,希望厅委共建办要梳理出关键性任务,落实到相应责任部门,确保完成。
五、几点具体要求
1、牢记校训谋发展,传承宗旨求创新。学校的校训是“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学校的办学思路是“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希望全校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认真温习、深度思考、主动遵循,切实贯彻落实。产教融合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理念,地方高校必须服务和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变化来调整专业招生数量和毕业生就业的渠道,要切实帮助学生调整与选择专业,逐步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
2、协同机制强化起作用、产教融合深化育人才。要构建学校产教融合、厅委共建的新型机制体制,凝炼科研方向和专业建设目标,曾经试行过的产教融合兼职协同的效果不够理想,个别兼职甚至没有发挥作用,希望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处牵头,提出产教融合、厅委共建联动协同机制的方案,成立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厅委共建三位一体的学校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学校在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厅委共建、扶贫与校友联络方面的协同作用,切实克服以我为主、以学校自身发展为主的片面认识。希望全校广大干部职工认真理解产教融合、厅委共建、校地合作、扶贫与校友联络的深刻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做到认识到位、落实到位、行动到位。
3、重点关键求突破、效果作用下功夫。产教融合、厅委共建、脱贫攻坚、校友联络涉及面广、具体手段和方法灵活多变,我们一定要抓重点、抓关键,要在有深度、显特色、见效果的高融合度产业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高起点地方合作产教融合重大项目、高水平高黏合度产业服务平台等方面下大力气取得突破。
让我们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内涵高质量发展,以产教融合为主要特征,以厅委共建、校地合作为重要手段,将脱贫攻坚、校友联络与学校应用型高校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创新发展、改革发展、协同发展,促使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促使学校在应用型本科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就。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学校110周年献上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早日建成四川应用型本科示范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